目前,鋰電設備板塊中已有不少公司發(fā)布了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,杭可科技之外還有福能東方、先惠技術、聯(lián)贏激光、海目星。
觀察各公司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各年度的業(yè)績考核目標,計算出各公司相應的營收或凈利同比增速后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杭可科技預期的業(yè)績增速最為亮眼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杭可科技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35.77%,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,主要系本期受內外銷結構變化以及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,同時期間費用快速增長。
按照杭可科技設置的考核目標,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得達30%,意味著公司下半年凈利潤有望迎爆發(fā)式增長。
杭可科技也在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,受新冠疫情的影響,海外客戶投資放緩,設備購買需求暫時減少,導致公司訂單結構中國內訂單占比提升,從2020年全年的訂單情況來看,國內客戶訂單占比大約在七成左右。隨著全球范圍內的疫苗普及,海外電池廠商的投資擴產啟動,公司海外訂單占比預計將會有所提升。
從2021年中報數(shù)據(jù)來看,杭可科技不是唯一一家凈利潤同比下降的鋰電設備公司。廣發(fā)證券分析師代川統(tǒng)計了十家主流鋰電設備廠商,其中,贏合科技與科瑞技術凈利潤也呈下滑趨勢,與公司自身產品銷售結構變化、期間費用增加、材料與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有關。
不過整體而言,鋰電設備上半年收入、利潤增速及盈利能力皆高于機械行業(yè)整體水平。據(jù)上海證券分析師王昆統(tǒng)計,今年上半年,主要鋰電設備企業(yè)實現(xiàn)收入116.8億元,同比增長84.7%,增速高于機械行業(yè)51.5個百分點;歸母凈利潤12.7億元,同比增長48.1%,增速高于機械行業(yè)2.8個百分點。
鋰電設備企業(yè)訂單也保持較高增長態(tài)勢,例如,先導智能、贏合科技上半年新簽訂單分別達到92.4億元、52億元,分別是去年全年收入的1.58倍、2.2倍。利元亨截至8月底的在手訂單為45.5億元、海目星截至6月底的在手訂單為32.6億元,分別是去年全年收入的3.2倍、2.5倍。